都柏林(英文:Dublin愛爾蘭語:Baile Átha Cliath)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,
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,位處都柏林郡的麗妃河(River Liffey)河口、
都柏林地區的中心。
都柏林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愛爾蘭首都城市,也是愛爾蘭島上最大的城市。
由於很多高技術企業聚集,所以有歐洲的矽谷之稱。人口只有百餘萬人,
街景到處充滿古意,老建築保存得不錯。
愛爾蘭母語為愛爾蘭文,學生在學校雖然要學,但出社會之後考慮實務,
還是都講英文,其實許多英國政治家、文學家,都是來自愛爾蘭。
都柏林在官方城市邊界內的人口是大約495,000人(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),
然而這種統計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,因為都柏林的市郊地區和衛星城鎮
已經大幅地發展與擴張。
都柏林市和都柏林郡的人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10萬人。
愛爾蘭目前全面使用歐元,物價約比台灣貴一到二倍,
在都柏林市區中午一餐花費大約在500至1000台幣之間。
都柏林擁有世界聞名的文學歷史,曾經產生過許多傑出的文學家,
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•巴特勒•葉芝、蕭伯納和塞繆爾•貝克特。
來自該市的其他有影響的作家和劇作家包括奧斯卡•王爾德、喬納森•斯威夫特和
《德拉庫拉》的作者布拉姆•斯托克。不過,最著名的還是詹姆斯•喬伊斯的作品。
王爾德的雕像,位於梅利歐廣場附近的大主教里安公園內,
王爾德半斜躺在大石頭上 有點揶揄似的笑著。
前方左右各是男女裸像,似乎有意無意的透露著所隱諱的性向。
雕像底下所雕刻的文字,則是他曾說過的名言~~~
王爾德的雕像面對的建築物,也就是他在都柏林的住所。
我的筆記不見了,只記得這是在歐康乃爾大道附近,這個教堂的一樓是旅客服務中心
可以拿到你所想要的任何旅遊資訊。
歐康乃爾大道上除中央郵局之外,銀行 飯店林立 是都柏林首屈一指的街道。
中央郵局外觀雄偉,門面上中央有一藍綠色大鐘,
仔細看牆面及圓柱上有很多彈孔,原來西元 1916 年由皮耳斯主導,
於中央郵局大門口宣讀了獨立宣言,有人熱烈響應
當然也有人反對,於是發生暴動,造成英國派軍鎮壓了一星期 。
中央郵局成為一身經戰亂的歷史建築,裡面很寬敞 有很多櫃檯,
可觀看到他們用郵的情況,也可欣賞到愛爾蘭郵票的展示。
歐康乃爾大道上的餐廳,看到這樣古老而美麗的建築,我已經很興奮了。
不過,這樣的滿足在格拉斯哥大放異彩,在倫敦達到最大的滿足。
歐康乃爾大道上的銀行
都柏林的市政廳,它原是 18 世紀建造的 Royal Exchange 皇家交易所,
19 世紀中葉起變成議員的聚會所,
建築正面的巨大柱廊所展現的是 Corinthian 多柱式宏偉的希臘建築風貌,
是我自己獨自亂逛Museum的途中拍攝下來的。
用午餐的街道,道路兩旁是紅磚砌成的典雅建築
Grafton St. 葛拉夫頓街,它是都柏林最熱鬧的街道 ,這附近周邊都是高級精品店
咖啡館及商店,相當具有流行指標。
後來發現愛爾蘭的精品比英國便宜,我竟然到愛丁堡才採購,殘念~~~
假日的午後,很多街頭藝人紛紛出籠。
在眾多街道Nassau St. 與 Grafton St. 的交叉口,有個著名的地標,
是很多人約會時的集合地點~~~茉莉‧馬隆(Molly Malone)的銅像。
傳說她白天總會推著蛤與淡菜出來賣,但晚上則搖身一變,成了花街姑娘,
有人說她死於傷寒,但也有人認為她因花柳病而玉碎。
謎樣的傳奇女孩,被寫進愛爾蘭的民謠小說中世代傳頌,在1988年都柏林慶祝建城一千年時
,就在市中心為她塑了一尊銅像,成為新的地標。
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很可愛的人力車,穿梭於街道上,
是愛爾蘭政府為了環保及發展觀光因素所設計的,只可惜在我穿梭於各大博物館時,
反而沒有看到這車子可以搭乘。有點遺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