蓋爾安德森博物館Gayer-Anderson Museum位於伊本·圖倫清真寺旁邊,
為十六、十七世紀典型伊斯蘭鄂圖曼時期建築的代表。
1935年英國軍官Gayer-Anderson 被獲准可以居住在這裡,慢慢修建這棟美麗的建築物,
重新恢復水電工程,並在此收藏了有關伊斯蘭的許多精品。
這裡有兩棟主要建築物,一棟建於16世紀(1540年),一棟建於17世紀(1632年),
兩棟建築物巧妙的加以連結,形成一個寬闊的寓所。
建築物內彷彿小迷宮,巧妙的運用空間設計,利用Gayer-Anderson 蒐藏的許多家具、
地毯、古董和其他精品的巧妙的擺飾做一個精彩的串連。
參觀這裡,是可以讓我們了解,埃及的『上流社會』人士的一般居所,
利用參觀私人宅邸,深入解埃及人的生活模式。
例如這個附有凹槽的桌子,真的很有特色。
陽台上的起居室
擺放煙槍的架子,都利用珠母貝巧妙裝飾。
下圖是一個Gayer-Anderson 的書畫收藏室,在這裡還可以看到中國的字畫。
這應該算是小小的休閒客廳或是聊天室而已,還不是正式的會客廳。
埃及人對於男女有別,所以這個聊天室也要分男女
下圖是一個櫃子,利用象牙做一個精巧的鑲工,看用指甲所做的比例尺,夠精細吧!
在這裡,第一次發現埃及燈具之美,好想帶一個回家。
不過後來在市集上看不到這麼美的蒐藏品。
團員覺得帶燈具真是龐大的負擔,不過我也曾在威尼斯帶回一個絲質的燈具,
價差可是跟台灣差了五倍ㄋㄟ。
這個櫃子鑲嵌的更是厲害了。不過我發現摩爾人好像比較喜歡這種精細鑲嵌方式。
這個是女生會客室窗台,利用繁複的窗花透光,可是又可以阻隔外面的視線。
窗花全部用嵌榫的方式將各個木頭連結,沒有一根釘子喔!真是太厲害了。
頂樓的露天陽台,也是可以休憩的地方。
薩拉丁為我們示範,如何利用頂樓的垂釣式升降籃來跟一樓的小販交易,
購買飲料及壹些小商品。
薩拉丁為我們示範,如何利用頂樓的垂釣式升降籃來跟一樓的小販交易,
購買飲料及壹些小商品。
這應該是臥室吧。
連臥室的裝飾也這麼繁複
這裡是 Gayer-Anderson 的一些蒐藏品,難得可以拍照!
只是因為光線跟隔著玻璃的關係,所以照相的品質並不優
這就是一個正式的會客廳了。
有看到在西班牙旅遊時阿爾汗布拉宮的影子。這些都是摩爾人的生活方式吧。
這裡真的太多太多蒐藏了,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細細品藏喔!